浙江大学肖锐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赵吉中   日期:2019-07-08   点击:[]

201974日,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肖锐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非晶态高聚物老化、年轻化及强化行为的本构关系”的报告,报告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参加,院长康国政教授代表学院对肖锐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本次报告由副院长阚前华教授主持。肖锐研究员分别从非晶态聚合物的宏观力学行为、物理老化和变形对高聚物应力的影响、温度/应变率/预应力对强化行为的影响、玻璃态聚合物的本构关系、玻璃态聚合物热力学模型、强化性行为的建模和实验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介绍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加工成型对力学行为的影响导致的宏观响应的不同,从而引出研究工作主题。随后,从实验和建模两方面出发研究老化、变形、温度、应变力及预应力对非晶聚合物的强化行为的影响。通过进行不同时间物理老化处理后的单调拉伸实验得到了随着老化时间越长,试样屈服应力越大,但试样强化行为无较明显变化的规律;通过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率的单调拉伸实验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强化行为越明显,随着应变率的增高强化行为也越明显的规律。最后,经过实验得出的规律发展了一套能够描述实验现象的本构模型。此外,为了描述热学和力学统一的规律,肖锐研究员率先提出等效温度模型,通过考虑振动系统和结构系统来反映材料老化和年青化的竞争机制,随后结合Boyce建立的应力软化公式建立描述应变强化的本构模型。报告结尾,肖锐研究员还对他当前正在开展的一些工作进行了介绍,包括高聚物变形局部化行为的建模表征、高聚物断裂行为的变形和表征等,为我们对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20B3D

 

                                              

精彩的报告之后不少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与肖锐博士的学术讨论中,其中康国政教授在本构模型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大家探讨;张旭、于超老师等分别从循环、跨玻璃态等方面与肖锐研究员进行了深层次讨论;李建、陈开卷博士等就振动系统、结构系统以及实验等问题细节方面与肖锐研究员进行了交流。肖锐研究员带来的精彩报告让广大师生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听了报告之后,激发了研究新思想,营造出了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


10454


 

报告人简介:肖锐,19871月出生,博士,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软物质力学、智能材料与结构、高聚物本构关系等。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20159月至20193月在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作,20194月进入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作。发表SCI论文42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Soft Mat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Physical Review E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6篇。2018年获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颁发的中国流变学青年奖

 

 

上一条: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熊健教授来我院交流
下一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征华教授访问我院

关闭